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难题,影响RIF的原因主要分为胚胎因素及母体因素,其中母体因素主要包括宫腔内占位性病变、输卵管积水、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炎症等母体病理因素,以及免疫因素、血液高凝状态、子宫收缩过频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良等。
本文从引起RIF的母体因素角度进行综述,针对不同母体因素总结目前的治疗方法进展。
辅助生殖领域中胚胎种植失败一直为人关注,有患者虽然多次移植高质量胚胎仍不能获得临床妊娠,我们称为反复胚胎种植失败。
目前文献中常将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定义为:连续3个及以上胚胎移植周期胚胎种植失败,且每一周期移植1—2枚优质胚胎者。
母体因素为胚胎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各种母体因素对胚胎种植的影响非常重要。本文针对不同母体因素综述目前的治疗方法及进展,以期为未来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母体病理因素及治疗
目前许多研究报道宫腔内占位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粘连等因素均会影响胚胎种植结局[2]。宫腔镜可以发现潜在的宫腔病变并进行治疗,进而提高胚胎移植的妊娠率。
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将RIF患者分为未进行宫腔镜检查组(组I,n=211),进行宫腔镜检查未发现病变组(组Ⅱa,n=154),进行宫腔镜检查且发现病变予以治疗组(组Ⅱb,n=56),3组患者行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6%(组I)、32.5%(组Ⅱa)和30.4%(组Ⅱb),结果显示接受宫腔镜检查组妊娠率显著高于未接受宫腔镜检查组。提示宫腔镜检查对RIF患者具有一定必要性。
有研究指出输卵管积水患者胚胎移植的妊娠率为未患输卵管积水者的½。输卵管积液中含多种细胞因子、前列腺素及炎性因子,不仅对胚胎有细胞毒性作用,也对子宫内膜造成不利影响。
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是输卵管积水的推荐检查方法,但可因造影剂气泡干扰、输卵管内残留物、输卵管痉挛等因素造成假阳性结果。
腹腔镜检查是确诊输卵管积水的金标准,可直观输卵管形态、积水部位及病变程度,同时进行治疗。
输卵管积水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输卵管造口术、切除术及近端栓塞术。
输卵管造口术相对保守,适用于轻-中度输卵管积水且保留输卵管意愿强烈者,但其未彻底解决病变根本问题,疾病复发率可达70%。
输卵管切除术是辅助生殖中输卵管积水的推荐治疗方法,但手术有损伤邻近子宫动脉卵巢支可能,影响卵巢血液供应,进而影响卵巢功能的风险。
Essure微型介入法也可有效治疗输卵管积水,它是在宫腔镜下将类似螺旋弹圈装置置入输卵管近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致输卵管近端闭塞,有效阻断输卵管积液返流入宫腔。有文献报道其介入成功率约92%~96%,术后有1%~3%的脱落概率。有荟萃分析将输卵管切除术与近端栓塞术两种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结果提示二者均能有效改善输卵管积水患者的IVF结局。
输卵管近端栓塞术更推荐用于严重盆腔粘连不宜行输卵管切除术的患者,可避免输卵管切除术带来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