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上与之匹配的,就是“宫颈腺体囊肿”,概念如下:
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深入腺管后堵塞腺管开口,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堵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大小不等的囊形肿物。

大部分宫颈腺体囊肿可发生于生理性宫颈糜烂愈合时,而并非炎症表现。
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分散的青白色小囊泡,直径23mm,偶可达1cm,半透明状,内含无色黏液。若囊肿感染,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囊内液呈浑浊脓性。在表面光滑的宫颈也常见到此类囊肿。
既然大部分宫颈囊肿发生于生理性宫颈糜烂愈合时,而并非炎症表现,也就不需要治疗了,对于合并炎症的需要治疗的宫颈糜烂,可以在治疗宫颈糜烂的同时处理宫颈囊肿,对于存在急性感染的情况,需要先行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