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穿刺术是用穿刺针经腹部进入宫腔抽取羊水的技术。获取羊水最常见的诊断性指征是产前遗传研究及胎儿肺成熟度评估。

产前诊断
羊膜穿刺术应该在妊娠15周后进行,因为较早的操作不太可能成功,与更高的细胞培养失败率相关,并且胎儿的危险更多。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我们建议不为羊膜穿刺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Grade 2C)。
胎儿丢失
与羊膜穿刺术相关的真实胎儿丢失率尚不确定。
据报道,超声引导下行羊膜穿刺术时,胎儿丢失率范围为1/1000-1/100。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实践公告引用的操作相关性胎儿丢失率为1/500-1/300。
一项系统评价估计羊膜穿刺术后14日内胎儿丢失率为1/200-1/143,但不能确定其中有多少是操作相关性胎儿丢失。
变色样本
与清亮羊水相比,绿色或褐色羊水与随后的自然流产或死胎的风险增加相关。
当羊水变色时,染色体异常、细胞培养失败以及羊水微生物(特别是支原体类)污染也更常见。
胎儿损伤
羊膜穿刺术时,直接胎儿损伤或母亲损伤的风险极低。
可能有低风险的间接胎儿损伤,如骨骼畸形和呼吸系统问题。
羊水渗漏
与对照组相比,接受羊膜穿刺术的妊娠女性更常发生暂时性羊水渗漏(1.7% vs 0.4%),但是其妊娠结局常为正常。
垂直传播
对于有病毒血症/菌血症的女性,羊膜穿刺术时可能发生感染的母婴传播,但该风险较低。
多胎妊娠
当进行多胎妊娠羊膜穿刺术时,我们建议在每个羊膜腔用新的穿刺针插入。
双胎妊娠中羊膜穿刺术相关的胎儿丢失风险可能比双胎妊娠胎儿丢失基线风险高,但确切的风险尚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