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引起的。内膜局部增生后形成单个或多个柔软的肿物,突出于子宫腔内,有的有蒂,有的没蒂。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病,从育龄期到绝经后女性都高发,据报道发病率在7.8%~34.9%之间,年龄越大,发病越多,绝经前后发病最多,我在门诊中就碰到过不少。
除年龄以外,子宫内膜息肉还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乳腺癌术后长期应用他莫昔芬,以及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息肉等有关系,也就是内分泌紊乱的女性更容易长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有什么症状?会不会变癌?
主要症状是异常阴道出血,表现为月经过多、不规则出血、性生活后出血或者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血等等。如果是年轻女性,还可以引起不孕。
会不会恶变,变成癌?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子宫内膜息肉很少恶变,报道在在04.8%之间(也有说在0~12.9%之间,研究统计的人群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年龄大,息肉大,恶变的风险相对大一点,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规则出血、使用他莫昔芬等也增加恶变风险。
子宫内膜息肉如何诊断?
经阴道超声诊断方便,价格便宜,敏感性也高,是首选的初检方法。B超检查最好在月经第5~8天进行,因为这时子宫内膜还未增厚,容易分辨出息肉,等到月经周期的中后期,内膜很厚了,息肉可能淹没在厚厚的内膜之中,不容易分辨,或者把回声不均的内膜误认为息肉。
宫腔镜检查同时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当我们经B超检查考虑子宫内膜息肉时,接下去一般就做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的指引下把息肉摘除,摘下的息肉做病理检查,也就是说诊断和治疗一并进行。
子宫内膜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子宫内膜息肉大多数是不会恶变的,而且有25%左右的息肉会自行消退,越小的息肉消退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对于1cm以下,且没有症状或症状轻的息肉,可以不加干预,不用药,不手术,定期随访即可。
当息肉较大(大于1cm)或多发息肉、出血症状明显或绝经后息肉有出血症状、引起不孕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手术首选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多用电切术,手术时间最好是月经干净后3—7天。
这里提醒一下,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月经过多和不规则出血,喝中药基本没有多大效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后有一定比例的复发率。对于合并有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增生或服用他莫昔芬的女性,放置曼月乐环可以降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