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RSA),不论是患者人群,还是临床医生,还是科研领域,都是生殖领域的热门话题。
首先,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指南中关于定义的标准就不同。一是关于“复发性”,也就是流产次数,有2次,也有3次;其次是“流产”,流产的孕周不同。
其次,是干预和治疗措施。尤其是国内现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或者叫做“群魔乱舞”,其中有以免疫因素尤甚。产科,妇科,生殖中心以及风湿免疫科等内科医师(是否涉嫌超执业范围行医?),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如图所示,检查项目玲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治疗方案,多种药物齐上阵,可谓“十全大补”,全方位、立体式。





目前国内外所有的指南、共识,关于免疫因素在RSA中没有争议的就是抗磷脂综合征(APS),检测指标和治疗方案均很明确。至于上图中的多项抗体指标和多个药物,均无明确证据证明有效。
基于国内如此大量的RSA患者,如果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如做些临床研究,为这些患者,为这个难题,为这个空白的科学画板描绘一笔有意义的色彩。
另外,胚胎染色体异常都不能归结为妊娠丢失的原因,试问什么可以认定为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