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育龄妇女,育龄妇女发病率高达 3% ~ 10% ,约 80% 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于卵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致卵巢功能障碍,约 40% ~ 50% 患者可并发不孕,患者还常合并其他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十分重要,避免病变扩大,保留卵巢功能。随着 MSCT 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其重建技术明显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应用于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其它组织的一种疾病,其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普遍认为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囊肿易见于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在性激素的影响下,随月经周期反复性出血,并发生纤维化,与周围组织粘连、包裹形成囊肿,囊内反复出血,从而形成内含不同时期出血的囊肿,囊内压力上升,囊肿壁破裂,内容物外流,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包裹外流囊液,不断形成新的囊肿,并与周围组织粘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常见于育龄期妇女,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下腹痛、月经紊乱、不孕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 MSCT 表现
( 1) 一侧或双侧卵巢附件区单囊或多囊性肿块,MPR有助于肿块的准确定位,增强扫描“卵巢静脉征”可以提示病灶来源于卵巢。肿块以多囊性常见 ,大部分囊肿形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囊肿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可能与囊肿周围纤维组织增生、粘连牵拉有关。
( 2) 囊肿可大可小,多囊者大小不一囊肿簇拥聚集,典型表现为一个大囊( 母囊) 外见多个小囊( 子囊) ,子囊可呈串珠状排列,即“卫星囊”样改变。
( 3) 多数囊肿密度较高,部分为水样密度或新鲜出血密度,多囊者由于囊内为不同时期出血,各囊之间密度高低不一,典型者囊肿内见液液平面,上低下高 ,如果囊内出现更高密度血块影,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特征性征象,增强扫描各期囊内均无强化。
( 4) 囊肿边缘清楚或模糊不清,囊内密度较高致内壁显示不清,增强扫描各期囊壁呈持续性强化,囊壁显示变清,囊壁均匀较厚,多囊者各囊间囊壁厚薄不一、强化不一,内壁光滑,未见壁结节。
( 5) 肿块与子宫紧贴,并可与邻近肠管、膀胱、盆壁等粘连,常合并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有时可见盆腔积液。卵巢囊肿合并子宫腺肌病时应考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MSCT 图像重建技术 MPR可全面地显示病灶的来源,多方位观察囊肿情况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CT 征象表现多样,主要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卵巢单纯性囊肿: 一般为单侧、单房囊肿,边缘光滑、无粘连,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水样均匀密度且无分隔,CT 值 20HU 以下。( 2) 卵巢囊腺瘤: 浆液性囊腺瘤常为单房囊肿,囊壁薄,边缘光滑、无粘连,囊壁钙化较常见; 黏液性囊腺瘤常体积较大,内见分隔呈多房状,部
分见典型的囊中囊征象,增强扫描部分病例可见壁结节,临床无痛经史。( 3) 卵巢输卵管脓肿: 患者常有发热及血白细
胞升高等感染表现,肿块呈单个或多个类圆形厚壁囊腔,增强扫描脓肿壁呈环状或花环状显著强化,周围脂肪密度增高
并见条索影,如囊腔内见气泡,则可诊断明确。
综上所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 MSCT 征象及其图像重建技术 MPR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超声检查,对大多数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