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称为脐带先露(presentation of umbilical cord)或隐性脐带脱垂。
胎膜破裂时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称为脐带脱垂(prolapse of umbilical cord),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发生率 0.1%~0.6%。导致脐带脱垂的主要原因包括胎位不正、多次分娩、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科干预等因素,其导致的胎儿不良结局包括早产、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甚至新生儿死亡。
相关危险因素
1.一般因素:经产妇、胎儿低出生体重(<2500 g)、早产(<37周)、胎儿先天畸形、臀先露、胎产式不正(包括横产式、斜产式及胎儿位置不稳定)、双胎妊娠之第二个胎儿、羊水过多、胎先露未衔接、胎盘低置。
2.产科干预因素:胎先露位置较高时进行人工破膜、胎膜破裂后进行阴道操作、外倒转术(在分娩过程中)、内倒转术、药物性引产、子宫内压力传感器的放置、使用大型号球囊导管的引产术。
对母儿影响
1.对母亲的影响:增加剖宫产率及手术助产率。
2.对胎儿的影响:发生在胎先露部尚未衔接、胎膜未破时的脐带先露,因宫缩时胎先露部下降,一过性压迫脐带导致胎心率异常。胎先露部已衔接,胎膜已破者、脐带受压于胎先露部与骨盆之间,引起胎儿缺氧,甚至胎心完全消失,以头先露最严重,肩先露最轻。若脐带血液循环阻断超过7—8分钟,可胎死宫内。
诊断
有脐带脱垂危险因素存在时,应警惕脐带脱垂的发生。胎膜未破,于胎动、宫缩后胎心率突然变慢,改变体位、上推胎先露部及抬高臀部后迅速恢复者,应考虑有脐带先露的可能,临产后应行胎心监护。胎膜已破出现胎心率异常,应立即行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和有无脐带血管搏动。在胎先露部旁或其前方以及阴道内触及脐带者,或脐带脱出于外阴者,即可确诊。
发生脐带脱垂孕妇最佳的生产方式
1.如果不能很快阴道分娩,建议选择剖宫产,以防胎儿发生缺氧性酸中毒。
2.如果被确诊为脐带脱垂,且存在可疑性或病理性胎心率异常,应列为“Ⅰ类剖宫产”(直接威胁到产妇或胎儿生命时为Ⅰ类剖宫产),争取在30 min内娩出胎儿。
3.孕妇确诊发生脐带脱垂,胎心率正常,但是必须行持续性胎心率监测,应列为“Ⅱ类剖宫产”(危及产妇或胎儿的安全,但并不造成直接生命威胁时为Ⅱ类剖宫产),如果胎心率或宫缩异常,则应考虑将Ⅱ类剖宫产改为Ⅰ类剖宫产。
4.应与麻醉医生商讨最适宜的麻醉方式,尽量与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讨论后进行局部麻醉。
5.如果宫口开全,预计可以快速、安全阴道分娩者,可尝试阴道分娩,但是必须使用标准规范的技术,注意尽量防止对脐带的压迫。
6.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对双胞胎第二个胎儿进行内倒转术后)建议使用臀牵引术。
7.建议有非常熟悉新生儿复苏操作的医务人员参与整个分娩过程。
8.采集配对脐血样本进行pH及剩余碱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