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因素: 1、宝宝的“生物钟”。睡眠-清醒周期为重要决定因素。胎儿一般早晨活动最少,中午以后逐渐增加。
傍晚6时至晚上10时胎动活跃。在一天之中,胎动有两个活跃高峰,一次是在晚上7~9时,一次是在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
2、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另外,如果孕妇的坐姿或站姿令宝宝感到不适,胎动也会剧烈一些。
二、病理因素: 1、羊水量。羊水量减少时,胎动次数也减少。
2、多种因素导致的胎儿宫内缺氧。
胎动增多、胎动减少、胎动消失是胎儿宫内缺氧的一种表现,尤其需要关注。
3、孕妇服用镇静剂或硫酸镁等药物也会影响胎动。
推荐群组: 多囊卵巢综合症 | IVF | HPV感染 | 子宫肌瘤 | 子宫腺肌症 | 月经不调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内膜息肉 | 宫颈糜烂 | 阴道炎 | 痛经 | 卵巢早衰 | 经前期综合症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卵巢肿瘤 | 闭经 | 人流 | 白带异常
Copyright F61妇幼社区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1701752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