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儿童医院外科主任,胎儿诊断和治疗中心主任阿齐克医生就谈到关于脑积水的话题,阿齐克主任说过脑积水很棘手,从母胎医学角度应尽量及早纠正。

今天我们说的脑室膀胱分流有些剑走偏锋,因为即便是脑脊液分流术,选择脑室膀胱分流也是较少的选择。或许少遇,更值得关注。
根据现有的资料,国内方面积累一定的脑室膀胱分流的临床经验的单位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此外,据f61.com了解,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红新主任设计并取得专利的脑室膀胱分流管,通过采用末端在自然状态下自动盘曲成平面螺旋线形状的弹性软管作为膀胱端,操作方便,放置后可完全避免分流管经尿道脱出的情况发生,只是目前还没有见到成熟的产品应用到临床。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疾病,病因多种多样,只有极少数能通过对因治疗治愈,大多数脑积水还是要通过分流手术治疗。目前认为最早的脑脊液向腹腔分流是由Kausch于1908年设计完成,经后续100多年的改进,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其逐渐成为治疗脑积水的主流方案。有观点认为“脑脊液分流术依然是现代医疗中最容易失败的维持生命的医疗实践之一”,这也是临床医师所公认的。在众多的并发症中,会碰到腹腔不再适合作为分流脑脊液场所的情况,这就需要选择新的分流部位。在1925年Heile报道了将肾盂和腰椎硬膜吻合沟通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这是迄今为止最早将脑脊液分流至泌尿系的报道。1951年Matson报道了脑室输尿管分流,成功缓解了脑积水,不足的是这些手术都以牺牲一侧肾脏为代价,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1980年Westt报道1例因腹腔端问题多次分流失败的病例,经脑室膀胱分流成功的解决了脑积水而不用牺牲患者肾脏。从此以后,脑室膀胱分流的手术方式被沿用下来。尽管前人做了如此多的工作,近几年脑室膀胱分流在国内外均少有报道。
对于向腹腔以外分流的患者,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多的是脑室心房分流术,但其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如静脉血栓、肺动脉高压、瓣膜病变等必须加以重视,目前应用的范围较小。
其他如脑室胸腔分流、脑室胆囊分流、脑室静脉窦分流等也都处于边缘状态。
虽然脑室膀胱分流在国内外报道较少,但不失为一种对难治性脑积水的另一种选择。因为泌尿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定期有尿液排出体外,这就使脑室膀胱分流有其先天的优点,对于因腹膜不吸收脑脊液的患者来说,脑室膀胱分流后不用考虑脑脊液分流后吸收障碍而导致局部蓄积的问题。有研究称脑脊液蛋白升高、分流管异物的刺激、多次手术、慢性的炎症易导致分流管腹腔端局部出现腹膜的浆膜包裹,慢性炎症使其增厚,阻止了脑脊液的吸收和流动,反复出现包裹性积液,使分流失败,此类患者再次脑室腹腔分流腹腔端包裹的概率仍较高。故对于脑脊液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的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出现包裹性积液,改由脑室膀胱分流,脑脊液排人膀胱,再经尿道间断排出体外清除,能有效减少局部包裹的概率。对于脑室腹腔分流后反复出现腹膜刺激的患者,颅内感染可能没有完全控制,由于术前持续引流及抗生素的应用,脑脊液的细胞数维持在较低水平,培养不出细菌。如果进行腹腔分流就会出现腹膜刺激征,脑脊液细胞数升高,发热等,改为脑室膀胱分流术后患者仅有轻微的膀胱刺激症状,无其他不适症状。其原因考虑为:当脑脊液分流至膀胱内遇上尿液即被稀释,随后被间断排出体外,所以膀胱刺激性较小,此种术式相当于脑脊液持续外引流的一种变通,所以颅内感染症状控制较平稳。这对于颅内感染迁延难愈的患者无疑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可以将分流前脑脊液性状及细胞数标准适当放宽,尽早改外引流为内引流(脑室膀胱分流),既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也可使患者尽早下床康复锻炼。
脑室膀胱分流也有其缺点,由于脑脊液长期随尿液排出,会出现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长期随访到膀胱内分流管结石现象,本组病例未发现上述并发症。膀胱置管步骤较腹腔置管繁琐,主要在于验证分流管是否在膀胱内,判断分流管在膀胱内的长度,过长则可能堵塞尿道或从尿道口脱出体外,过短则有可能在膀胱空虚时分流管的末端处于膀胱外,都可导致分流失败。f61.com了解,最近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姚红新主任设计并取得专利的脑室膀胱分流管,通过采用末端在自然状态下自动盘曲成平面螺旋线形状的弹性软管作为膀胱端,操作方便,放置后可完全避免分流管经尿道脱出的情况发生,只是目前还没有见到成熟的产品应用到临床。本研究对脑室膀胱分流术流程总结为:术前膀胱的B超或CT检查以及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非常必要,主要评估患者是否有潜在的肾功能性疾病,膀胱是否存在结石、感染及先天及后天的膀胱形态异常。术中严格掌握进人膀胱内分流管的长度,必要时请泌尿外科医师协助直视下放置并固定,术后尿管留置2周,避免憋尿,防止术后早期膀胱伤口漏尿,出院后嘱患者多饮水,避免过度憋尿,定期复查。
脑室膀胱分流分流术流程总结为:术前膀胱的B超或CT检查以及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非常必要,主要评估患者是否有潜在的肾功能性疾病,膀胱是否存在结石、感染及先天及后天的膀胱形态异常。术中严格掌握进人膀胱内分流管的长度,必要时请泌尿外科医师协助直视下放置并固定,术后尿管留置2周,避免憋尿,防止术后早期膀胱伤口漏尿,出院后嘱患者多饮水,避免过度憋尿,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