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但是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如咳嗽可使呼吸道感染扩散,剧烈咳嗽可诱发咯血及自发性气胸等。痰液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小儿咳嗽,主要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型哮喘等。
咳嗽一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疏薄,卫外不固,更易发生。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难经》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小儿养护应避风寒,勿摄生冷。
中医认为,咳嗽乃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之证。《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因肺为气之主,肺主宣发肃降,诸气上逆于肺,皆呛而咳,所以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故中医治疗咳嗽多从肺论治。
小儿咳嗽的常见病因
1.呼吸道疾病
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肺泡内有分泌物、渗出物或漏出物等进入小支气管时;化学刺激物刺激可引起咳嗽。如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及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刺激气管、支气管可引起咳嗽和(或)咳痰。
2.胸膜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或胸腔穿刺等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
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或肺水肿时。
4.中枢神经因素
如皮肤受冷刺激或鼻黏膜及咽峡部黏膜受刺激时,可反射性引起咳嗽。脑炎、脑膜炎时也可出现咳嗽。人们还可以自主地咳嗽或抑制咳嗽。
5.其他因素所致慢性咳嗽
如药物诱发性咳嗽、胃食管反流病所致咳嗽、习惯性及心理性咳嗽等。
小儿咳嗽怎么办?
● 勿以咳嗽深浅来判断病情轻重:
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应当结合小儿精神状态、年龄、体质、病因等情况综合考虑。如在临床中,有些病情较重的小儿,咳嗽程度却可能很轻浅,尤其是3月龄以下的幼儿,一旦出现咳嗽症状,通常已罹患肺炎;即使无咳嗽症状,仅表现为口吐白沫,也当予以重视,及时就医。
● 勿轻易使用镇咳药物:
切不可因为剧烈咳嗽或长期慢性咳嗽,而盲目使用镇咳药物。咳嗽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治疗的关键在于病因治疗。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正常支气管中只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当呼吸道发生炎症时,渗出物与黏液、吸入的尘埃和某些组织破坏物等混合而成痰,随咳嗽动作排出。如使用镇咳药物治疗,痰液不能正常排出,则可导致咳嗽迁延难愈;与此同时,当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如异物吸入),予以镇咳药物,反而可能会掩盖病因,延误病情。只有针对咳嗽的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