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综合症(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是开始于月经来潮前数天,持续至月经来潮后数小时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症状。
易怒的、焦虑的、郁郁寡欢的,或者抑郁,或者头痛,或者疼痛、乳房肿胀。
医生根据症状进行诊断,通常可以在日历观察到每月一次。
进食少量的糖、盐和咖啡因,运动可以帮众缓解症状,还可以服用止痛药,避孕药或者抗抑郁药物。
因为很多症状,例如情绪差、易怒、肿胀和乳房胀痛都归因于经前期综合症,因此定义和鉴别PMS比较困难。大约有20%~50%的女性出现过PMS。5%剩余年龄的女性有严重的经前期综合症,称为经前期焦虑症。
经前期综合症可能与月经周期中出现的 雌激素和 孕酮水平波动有关。有一些女性对激素水平波动敏感。在一些PMS女性,孕酮的降解情况有所不同。而且,出现PMS的女性血清素水平一般较低。血清是帮助神经细胞传达信息(神经递质)的物质,被认为有助于调节心情。
雌激素和 孕酮的这种波动会影响其他激素,例如醛固酮,醛固酮有助于调节水盐平衡。过多的肾上腺素可以导致体液潴留和水肿。
症状
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女性,以及同一个女性的不同月经周期中会有所不同。这些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症状在一段时间能影响患者的生活。
症状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0天到数小时左右出现,在月经来潮后数小时内完全消失。接近绝经期的女性,症状可能持续到月经期或月经期后。该症状被称为停经期前症候— 围绝经期。PMS症状出现的月经周期常常伴有痛经,特别发生在青春期女性。
其他疾病也可能在发生经前期综合症时加重。此类药物包括:
情绪障碍会导致同样的症状,这种重装会在月经周期前更加严重,即便是这些女性并没有PMS或经前焦虑症。
患有经前期情绪障碍的女性,经前期症状会严重影响到她们的工作、社会活动以及人际交往。对于日常活动的兴趣急剧减少,甚至有些女性会自杀。这种综合征会在经期到来,或者到来后的短时间内消失。
经前期综合症症状
- 感到心跳(心悸)
- 背痛
- 胃气胀
- 乳房胀痛
- 食欲改变,渴求特定食物
- 便秘
- 下腹痉挛、坠胀、压迫感
- 眩晕,包括眩晕症
- 易擦伤
- 昏厥
- 疲劳
- 头痛
- 潮热
- 失眠,包括入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
- 关节和肌肉疼痛
- 精神不振
- 恶心和呕吐
- 手、足针刺感
- 皮肤问题,包括痤疮、局部瘙痒性皮炎
- 手、足浮肿水肿
- 体重增加
- 激动
- 焦虑
- 精神错乱
- 喜哭的
- 抑郁
- 难以集中精力
- 情感高度敏感
- 记忆力差或健忘
- 应激
- 情绪波动
- 神经质
- 脾气暴躁
- 社会行为退缩
诊断依据临床症状。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会让患者记录每天的症状。这些记录有助于患者注意到她自身机体、情绪的变化,帮助医生识别规律性的症状,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经前期综合症治疗
治疗主要是为了缓解症状:
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浮肿、易怒、焦虑和失眠
减压(药物或者放松锻炼)
避免压力增加
摄入足够的蛋白和钙,少糖,少咖啡因(包括巧克力)
减少盐的摄取,可以缓解体液储留液潴留,组织肿胀
补充维生素B(特别是维生素B6)、钙(每天1000毫克)、维生素D和镁
在补充维生素前应该咨询医生,特别是维生素B6,如果服用剂量过高会有害处。每天服用200毫克可能会导致神经损害。
医生可以开利尿剂处方(有助于肾脏清除体内的盐和水),缓解体液储留液潴留。有助于缓解闭尿。
服用非甾类消炎药(NSAID 非阿片类镇痛药 : 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助于缓解疼痛、异常痉挛引起的疼痛和关节痛。服用含有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免药(联合口服避孕药)可以减轻疼痛、乳房触痛症状,改变部分患者的食欲,但也有少数女性服用后症状会加重。服用只含有 孕酮的避孕药不会有帮助。仅口服一粒包含了黄体激素的口服避孕药可能并没有帮助,但是能够减少月经出血。可缩短月经周期或将两次月经之间的间隔延长3个月的口服避孕药对某些女性有所帮助。
有严重经前期症状的女性服用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舍曲林这些抗抑郁药物有助于缓解症状( 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症状出现前服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的出现。在症状出现后服用效果较差。这些药物对减轻易怒、抑郁和其他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很有效。医生会要求患者坚持记录症状的发生,有助于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对患有经前烦躁症的女性,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例如醋酸亮丙瑞林或戈舍瑞林—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能帮助减轻症状。GnRH激动剂是由身体产生的一种激素的合成形式。他们对发生在月经期前导致症状产生的快速波动的激素水平进行控制。GnRH激动剂引发卵巢产生更少的 雌激素和 孕酮。因此,如果在其他治疗下症状仍持续,可以通过低剂量口服或铁剂形式使用联合使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
至少记录两个月经周期的症状,才能够诊断经前期情绪障碍。
如果女性有抑郁症状,可能会给她们进行抑郁症的标准测试或转给心理保健医生。然而,医生根据症状发生的时间,通常可以区分PMS、经前烦躁症以及心境障碍。如果在月经开始不久后症状消失,可能是由于PMS或经前烦躁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