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为宫颈癌发病密切相关的病理改变之一,为反应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性病理过程。CIN根据干预情况存在3种转归:①逆转为正常组织;②维持不变;③继续分化甚至癌变。因此,在治疗CIN时的主要目的应为控制疾病的进展,避免发生恶化。若未进行合理的干预,CINⅡ患者逆转为正常组织的可能性约为43%,而进展为CINⅢ或发生恶化的可能性为1%~2%,CINⅢ阶段患者进展为浸润癌的可能性则
高达14%。有研究发现,HR-HPV的连续性感染是导致CIN和宫颈癌病变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在宫颈癌的筛查和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因CINⅢ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现即应该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
CINⅢ为宫颈癌癌前病变中最为严重的一个级别,若未进行有效控制干预,大多数患者可恶化为原位癌。CIN经干预后可产生三个不同的转归方向,一为扭转为正常组织,二为维持不变,三为进展为高级别CIN或恶化,即为CINⅢ。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快速发展,CINⅢ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呈现出明显得年轻化发病趋势,但是对该级别的病变进行合理的干预,其治疗有效率为100.0%。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宫颈癌细胞中存在HPV,并且进行HPVDNA检测
是对宫颈癌进行筛查、治疗检测效果较好的方式。在HPV中常见的感染亚型为HPV16和HPV18,其中HPV多见于宫颈腺癌、宫颈鳞癌、正常宫颈细胞,HPV18则仅次于HPV16。因此,对CINⅢ患者实施抗HPV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对宫颈病变患者实施宫颈锥切术,能够有效的降低宫颈癌中HPV的表达,但现阶段对于宫颈锥切手术清除HPV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是因为切除了易感染的鳞柱交界部位,同时也将受感染的细胞同时切除。有研究发现,采用PCR法检测切除的标本,结果表明在正常组织中HPV的DNA含量极低,表明在对病变的宫颈部位进行手术切除时已将受HPV感染的细胞一同切除。现阶段,对于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者,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确,且其中最为常见的术式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按照CIN处理指南指出,CINⅢ患者首次进行治疗时推荐使用诊断性锥切手术。与此同时,CINⅢ患者多为育龄期女性,多数患者仍有生育要求,多希望术后能够保留生育能力
。因此,相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宫颈冷刀锥切术为CINⅢ期患者最为适合的手术干预措施,且能够有效的排除患者是否发生恶变,同时具有诊断、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高危型HPV病毒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宫颈冷刀锥切术为现阶段治疗CINⅢ合并高危型HPV阳性患者最有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且对于高危型HPV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