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女属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诊断和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给医生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诉外阴瘙痒及排尿困难、阴道分泌物增多、排脓、阴道流血等。
在取得家长的理解及患儿的配合下,对不同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对杆菌感染的,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1d-1,连用7d,症状较重的给予口服喹诺酮类药物。霉菌性阴道炎用4%的S.B溶液外洗或者阴道冲洗,外阴及阴道口擦克霉唑膏。滴虫性阴道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阴道冲洗,口服甲哨唑片。淋菌性阴道炎,外阴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外洗,全身行静脉滴注青霉素,疗程7d。对于阴道异物,光滑圆形的,用左小手指涂好润滑油后,从肛门推移法,推至阴道口,右手用镊子协助取出,取出异物有花生、豌豆、蚂蟥、绵花和海绵等异物,无法用肛诊推移法取出,将小刮匙轻轻的放入阴道内往外轻刮到阴道口时再用镊子取出,异物性阴道炎其他原因不明的,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全身抗炎治疗。
幼儿外阴发育差,而且卵巢功能尚不健全,幼儿阴道自然防御功能尚未建立[1],抵抗力差,易受感染,除本身外,与生活环境及习惯有一定的关系,通过本文发现农村生活及卫生条件差,发病率高,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穿筒裙,少儿不穿内裤,感染的机会较大,还有对幼儿教育不当,有好奇心触摸外阴,将异物放到阴道内,以及与父母的卫生知识护理方法不当有一定的关系。特异性病原菌感染的幼儿母亲,均查出相应的病原菌。根据症状及查体所见,详细询问病史及母亲有无阴道炎病史,通常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因此,详细询问病史极为重要,对于阴道流血就诊的要高度重视是否有异物,一旦明确诊断要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全身或局部治疗对于异物引起的阴道炎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征得理解,在患儿的配合下,及时取出异物,在取异物时,要注意勿损伤阴道粘膜,用尿管冲洗时,尽可能挑选细小的尿管,放入阴道部份用润滑剂润滑,动作要轻柔。
各级卫生部门,特别是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要重视妇女、儿童的卫生宣传教育,教育家长正确引导幼儿,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同时要注意幼儿及成人的衣物要分开洗涤,衣物应在太阳下暴晒,动员少数民族妇女要及早给幼儿穿内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发病要及时诊治,减少幼儿的痛苦,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