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发现医生用缩宫素注射液控制产后出血的用法用量为:缩宫素注射液10u溶于500mlGS静脉滴注80滴/min一天一次,计算后得0.08u/min。
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控制产后出血每分钟静滴0.02~0.04单位,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单位。
新编药物学(17版):将本品510u加于5%GS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分钟静滴0.02~0.04单位,胎盘排出后可肌内注射5~10单位。
在“引产催产”中有提到静脉滴注过快,可使子宫收缩强直而致胎死宫内、胎盘早剥或子宫破裂。
由于不清楚在产后滴速过快是否也会导致子宫破裂,于是与医生交流,医生的回复是在出血明显量大的情况下会给患者快速静滴,这种用法没有特别限制滴速。
抱着疑问在女性生殖网站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人提到:“对于行选择性剖宫产的产妇,WHO(2013)推荐缩宫素20U/h持续静脉滴注,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2012)推荐5U缓慢静脉推注。”
20U/h约等于0.33U/min?然后我去下了这篇指南《2013+WHO+新版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指南》女性生殖里面可以下载。


里面并没有提到用量。
维持较长时间的缩宫素作用于术后的子宫,使术后子宫的收缩频率及强度得到良好的维持,促进其本身的缩复性加强,会起到减少产后出血的作用。缩宫素的浓度在0.020.04U/min即可起到很好的效果,不需用大剂量,且大剂量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缩宫素给药时间对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f oxytocin dose administration for cesarean section postpartum hemorrhage
目的 讨论剖宫手术后缩宫素给药时间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64例足月妊娠、剖宫产分娩的产妇,术后分别采用缩宫素20μ维持静滴12小时的2种不同静滴方法来观察其对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快速静滴组与维持静滴组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缩宫素维持静滴能更好地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我在其他地方也找到一篇《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14)》 有提到缩宫素用量的问题:
缩宫素: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治疗产后出血方法为:缩宫素10U 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或子宫颈注射,以后1020 U 加入500 ml 晶体液中静脉滴注,给药速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常规速度250 ml/h,约80 mU/min。静脉滴注能立即起效,但半衰期短(16 min),故需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应用相对安全,但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水中毒和心血管系统副反应;快速静脉注射未稀释的缩宫素,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或)心律失常,禁忌使用。因缩宫素有受体饱和现象,无限制加大用量反而效果不佳,并可出现副反应,故24 h 总量应控制在60 U 内。
故,我们采取备案的方式以合理化,并且在临床应用时注意观察产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