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产后出血国内外研究主要为:
1、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研究——4Ts:
Tone——–子宫收缩乏力(70%)(子宫血流是孕足月CO 的 ⅕、1000ML/min,产后收缩好:800ml/min下降)–主要在胎盘附着部位出血。
Trauma——生殖道损伤,子宫内翻(出血至少1000ml)。
Tissue——-胎盘滞留,胎盘植入(0.0001%-0.005%)91%产后出血,50%子宫切除;前置胎盘18%—-2%切除子宫。子宫下段胎盘附着时收缩力进一步减弱(胎盘附着部位肌纤维目前研究少,目前各种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加强子宫收缩力,但事实是没有足够的肌肉组织根本不会起作用。)
Thrombin—-凝血功能障碍(1%)
2、 建立产科大量出血的医院处置程序:(对出血的最初反应,高危病人采取预防措施)
处理方案:A: 产科快反应小组,B: 临床路径,C:分开值班制度,D:职责, E:会诊制,F:培训制等———团队
3、产后出血抢救设备箱。
4、非宫缩乏力因数的治疗(收缩好但仍有持续出血应立即考虑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等(重点为处理胎盘植入的新方法)(保守治疗程序—尽量取出胎盘,-填塞25%或没出血时留原处-栓塞;甲氨蝶呤)。粘连、植入、穿透(绒毛),切子宫(最安全),
5、宫缩乏力因数的治疗:按摩
(1):标准化药物治疗:判断(即往出血史)缩宫素(3min)10u/h–30min稳定有效快滴未稀—平滑肌松-BP降;麦角新碱宫肌a-adr,2-5分;卡波前列素;米索前列醇(人/E1)EP-2/EP-3-R,治疗用直肠800ug;地诺前列素0.5-1.0mg(F2a)宫肌注(不适低血容低压、心肺疾病);其它:氨甲环酸、重组活性凝血因子7(非标准化助产/护理71%-英)
(2):宫腔填塞:(可结合B-L)囊内压。)A;〉子宫动脉SP,B:纱布动/静出血的血管或表面渗出,除外损伤、残留胎盘、血块/缩宫素/止血药,填塞试验(2003)-子宫切除前(剖探前),
(3):子宫内气囊填塞(30-500ml):主要为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在胎盘剥离面,机体自然凝血机制作用前,形成暂时稳定的压迫止血;膨胀力促子宫收缩?)(乏力时随胎盘剥离,子宫动静脉断裂出血,机体不能依靠子宫肌肉收缩产生血管自扎、闭合血窦止血而是依靠血管自身痉挛、局部血栓形成止血)。
(4):栓塞:(髂内:前-臀下A(盆腔器官)/后-臀上A–(斜位)
(5):外科保守治疗:
A:子宫背带缝合技术(B-Lynch缝合技术)1300例成功/17例失败 (91-98%) 24-48小时张力
B:Hayman改良术
C:Cho改良术
(6):髂内动脉结扎术
(7):盆腔压迫填塞术
(8):围产期子宫切除术
从上述研究现状看,产后出血治疗需要良好的团队和大型贵重设备,完善的制度,全面的个人技术,但各国,各医院,各人素质相差很大,一线剖宫产手术医师大都较年轻,而产后出血来势凶险,较难预料,因此今后除继续完善上述措施外,也应发展个人适用技术和器械!